元丰八年,四月丙子(十三)。

礼部请:治平故事,大行皇帝山陵掩皇堂毕,以宗正卿行虞祭之礼,今因改制,官制太庙旧仪,皆属太常寺,乞将来虞主回京改太常卿行虞祭之礼。

答曰:恭依之。

这就意味着,大行皇帝葬礼,进入了新的阶段。

帝陵选址已经确定,将要开始破土施工。

这一日也刚好是大行皇帝国丧,七七四十九日的阁待制,就差一个翰林学士的加衔,就有机会成为三省两府的候选。

但熙宁十年,王安石的得力干将都水丞范子渊发明了一个治河神器——疏浚耙,上奏朝堂说使用此物疏浚黄河,功效显著。

文彦博闻讯,立刻弹劾。

赵煦的父皇于是派了熊本去调查,熊本调查回来,如实上报——没用!

好了,这下子捅马蜂窝了。

蔡确、黄履等一大批新党大臣纷纷站出来,声援范子渊——王介甫相公刚刚辞相,你熊伯通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,我看你的用意根本不在疏浚耙上,而是在攻击王介甫相公!

于是,熊本的远大前途就此折戟。

整个元丰时代,他不是在洛阳赋闲,就是在广西和蚊子、蚂蟥、山路、槟榔还有交趾人打交道。

去年刚刚从广西经略使任上回京,出任吏部侍郎,兼任吏部左选,然后改右选。

看的出来,赵煦的父皇对他有安排。

可惜,一场中风,让一切戛然而止。

如今,随着韩绛回朝,峰回路转。

京东路都转运使,做好了,升任三省两府也不是不可能!

赵煦心中想着,殿中的熊本,已经持芴两拜。

帷幕后的太皇太后说道:“熊卿历任地方十余年,深得大行皇帝信重,今将担负京东重任,当以安民、抚民为惇一直在观察他。

章惇现在越来越确定。

那个平素基本上在御座上不发一言的少主,很可能,确实如他所想的那样,胸中自有沟壑。

为什么?

章惇答不出来。

这是他的直觉!

冥冥中,他总感觉是这个样子。

马上3000月票了,所以等下还有!

嗯,应该又是12000+的一天啊!

(本章完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