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三十四章 谁对谁错
安上门上的郑侠目睹流民的一切,缓缓走下了城头。
郑侠虽出身官吏之家,但家中却并不宽裕,父母皆老迈且弟妹众多,因此对百姓的苦楚打小感同身受。
治平年时父郑晕任江宁府税监,郑侠随父寓居江宁。
郑侠当时已经落榜了一次,于是住在城外的清凉寺中苦读,经过友人杨骥引荐得识王安石。
王安石对苦读好学的郑侠很是欣赏,郑侠也因此拜入他的门下,并与王雱一同在治平四年考中了进士。
郑侠及越在青唐的边报,谁曾料想到一拆开看到的却是一幅流民图。
此图如何?
原来是百姓们质妻卖儿,流离逃散,困顿褴褛,将全部身家都卖于城中,换得输官籴粟之状。
在奏疏里郑侠请求废除新法,如今十日之内必定下雨,如果不下雨则杀他。
官家看了这图反复数次,当殿长叹。
其实曾布,郑侠二人所言都是不假,他心底早就清楚,可是王安石,吕惠卿又何尝不是受天下之讥,横身而报国呢?
这中间到底是谁对了?又是谁错了?
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流民图,官家觉得心惊肉跳。
再想到图中百姓所受之苦,官家终于忍不住在殿中失声痛哭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